2009年9月26日 星期六

電子記憶幫人腦代勞

中國時報有一篇網路報導「電子記憶幫人腦代勞」
http://times.hinet.net/times/article.do?newsid=2386411
這篇文章頗耐人尋味的!

「錄下所見所聞,再把資訊移入電腦,號稱「電子記憶」;貝爾認為這麼做,自己的記憶會安全保存下來,而且依賴電子記憶,人腦不會變鈍。」
電子媒體工具的確有這麼棒的功能,人腦會因為老化而失去記憶,電子儲存媒體如果沒有外力或不小心,理論上是可以永久儲存。
不過,依賴電子記憶,人腦不會變鈍?
就像高度開發人工智慧之後,人是否會被機器人所取代?或是受機器人領導與控制?
人類智慧的進化與成長是否比人工智慧的演進更快速?

貝爾表示,只要把資訊充足備分,數位化的電子記憶永不會消失遺忘,就宛如把自己的生命用多媒體謄記下來;他只要叫出檔案,就可以重回過去的任何一天。
首先電子資料就擔心遺失與損毀,需要注意備份與保存;
但另有一個重要問題是存在已久的疑問:檔案格式是否能共通、相容?經過幾年後,這類檔案格式是否仍能開啟?用哪種檔案格式來儲存較適當?

2009年9月22日 星期二

心灰意冷

從事教學工作有15個年頭,面對目前的教育環境與思考模式,真的令人覺得不可思議!
過去師長的教誨是:教錯,比不教還糟;教師最怕誤導學生。
對資訊媒體素養的定義是什麼?教學者是否能正確引導?
對於中小學生的資訊媒體素養成就,難道是不擇手段得到一張獎狀就是優秀、值得讚賞與表揚?
這是我們應該給學生的價值觀與榮譽感?
而這樣的鼓勵竟然有教育部和大專院校做支撐,真是世風日下!
教育部長要推品德教育,如何推?
值得深思與反省!

2009年9月17日 星期四

什麼是Twitter?

Twitter是一個社交網路及微博客服務。用戶可以經由SMS、即時通訊、電郵、Twitter網站或Twitter用戶端軟體(如Twitterrific)輸入最多140字的文字更新。Twitter在2006年3月成立於舊金山,由Obvious公司開發。每個文字更新會顯示於用戶頁,而且即時每個用戶都可以看到這些更新。雖然用戶可設定只將文字更新送到他的朋友,預設值是每個人都可以看到。用戶可透過Twitter網站、即時通訊、SMS、RSS、電郵或Twitter用戶端軟體獲得文字更新。暫時手機 SMS 更新服務,只有在美國、加拿大及英國可獲得免費服務(除行動電話供應商的SMS費用)。

資料來源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Twitter

什麼是Plurk「噗浪」?

Plurk中文叫「噗浪」,在Plurk上面活動的人又叫「噗浪客」,瀏覽其他朋友的訊息叫「追浪」,Plurk上的網友叫「噗友」。因為所有訊息都展示在網站中間的那條「河流」或「河道」(官方說法是時間軸),所以關機不玩了又叫「上岸」,最特別的是它有個「Karma」卡碼值,會依照你發文的次數、上站次數與交友情形變大或變小,而Plurk網站中的各項進階功能都需要「Karma」數值到達一定程度才可開放修改,所以很容易把聊天當作玩RPG遊戲那樣一直追求Karma分數、一直玩。
Plurk是個類似twitter的「時間流」網站,也就是大家一整天都泡在上面,想到什麼講什麼、聽到什麼回什麼,是個相當自由、有彈性卻又有點隱密(稍有資訊流通門檻)的八卦流竄區。他的彈性在於除非你訂閱了某個人的噗浪,你才看得到他在鬼扯什麼,不訂閱的話就不會被吵到。而「有點隱密」也在於你必須訂閱或者有人轉貼他的噗浪文網址給你,你才知道他說了啥,如果你不想讓沒經過授權的人看到你的訊息,也可以把訊息「鎖起來」,不讓其他人看。


網站名稱:Plurk 噗浪
語言介面:繁體中文(多國語系)
網站網址:http://www.plurk.com/

資料來源:http://briian.com/?p=5938

2009年9月15日 星期二

不知所措

掙扎了很久、思考了很久,對選課搖擺不定。
因為職務的關係,擁有許多的部落格,但未能完整地經營與管理,
哈哈哈....名下的部分部落格大概已經被勒令歇業了吧!
希望這個為了學習而存在的部落格能撐得久一點!